- 新竹市府:我們也應該擁有輕軌
就如同高雄市前交通局長賴文泰接受媒體訪問所說,大眾運輸陷入「運量低→服務品質降低→大眾運具使用率減少→業者營運困難→服務品質惡化→大眾運具乘客流失」的惡性循環,導致各地方政府大眾運輸使用率不彰,即使交通部投入大量資源,公共運具使用率提升有限。
新竹輕軌是累積22年歷任市長所做的四本輕軌可行性研究及多位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出來的成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公布之際,新竹市長林智堅即向行政院簡報並積極爭取,新竹市舊城區、竹科、高鐵特定區及竹北生活圈等4大核心區域,人口不斷移入,城市不斷擴張,交通需求倍數成長,區域之間聯絡道路(例如光復路、經國大橋等)已無法滿足既有交通需求,亟待全新路廊、專用路權的軌道建設,提供市民全新的選擇「一條不塞車的路」,滿足沒車的人基本的交通需求,也提供有車的人新的交通選擇。輕軌具有「準時、安全、舒適」的特性,是開(騎)車、公車無法提供的服務,市民不用再擔心塞車而遲到、開(騎)車而發生交通事故、父母安心的讓小孩自己上下學。
為了提供下一代完善的大眾運輸服務,借鏡台北捷運成功經驗,每一個輕軌車站都是交通轉運中心,100公尺內提供良好的步行系統、500公尺選擇公共自行車、500公尺以上可搭乘公車小眾接駁,提供市民全新複合運輸的體驗,輕軌「準時、安全、舒適」的優勢將吸引市民移轉使用。科技日新月異,交通工具(例如軌道運輸、無人車等)隨科技發展而改變,未來將以提供民眾「多元、複合」的運輸導向發展,滿足民眾各種交通需求,各司其職、相輔相成創造多贏的交通環境。
目前國內已有多項軌道建設正在進行,交通部已建立縝密的審查機制,以審慎的態度,為市民把關投入每一項公共建設的預算;2017年5月13日交通部長賀陳旦也說,軌道建設審查重點在於如何培養運量作為及接駁轉乘等配套措施,預算也將滾動式檢討;新竹市政府將秉持務實的態度,配合中央審查機制與要求,積極辦理前置作業,依程序提出完整計畫與效益分析,向中央爭取計畫核定與經費補助。
新竹縣市合計97萬人口,擁有新竹科學園區15萬從業員工及一兆以上產值的優勢,每戶可支配所得114萬(全國第2),每年上繳國稅1100多億(全國第6),與其他國外推動輕軌的城市相較,大新竹地區的都市規模、交通需求及產業發展,已充分具備推動輕軌的條件─「新竹市值得,也應該擁有輕軌」。